海南自贸港封关倒计时!四部门权威解读“三变三不变”

发布时间:2025-08-09 00:00  18人浏览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迈进。”8月8日晚,新华社“中国经济圆桌会”节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副司长蔡平面对镜头,对即将到来的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作出明确阐释。

在这场重磅访谈中,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四部门相关负责人首次集体亮相,共同解读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内涵。经党中央批准,海南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标志着自贸港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01 封关倒计时:自贸港2.0时代启航

2025年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了海南自贸港封关的具体时间——2025年12月18日。从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至今,历经五年探索的海南自贸港建设迎来里程碑时刻。

“全岛封关指的是将海南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为基本特征的政策制度。”蔡平在节目中明确阐释了封关的核心概念。

“一线”指海南与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边界,将实施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则是海南与内地之间的边界,实行精准管理以保障内地市场秩序。

在封关前最后四个月窗口期,财政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密集发布了《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为封关运作奠定制度基础。



02 政策全景:三变三不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副司长蔡平在节目中系统性地提出海南封关后的 “三变三不变”框架,成为解读自贸港政策走向的关键坐标。

 “三变”:开放红利全面释放

企业发展空间更广阔。“零关税”商品范围将从目前的约1900个税目大幅扩增至约6600个税目,覆盖74% 的商品类别。

财政部关税司副司长吴京芳举例说明:“全岛封关后,渔业企业进口的深海养殖网箱纳入了‘零关税’商品范围,企业从国外进口1个80多万元的养殖网箱,可节省约18万元税费。”

个人生活更便利多元。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更多丰富的免税品,岛内居民也将获得更多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

政府管理服务更高效。“一线”管理环节大幅精简,“二线”借助智能化手段精准施策,整体管理效率将显著提升。

 “三不变”: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扩大开放方向不变。蔡平强调“封关不是封岛”,自贸港将继续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的开放新高地。

与内地便捷往来不变。人员进出仍按现行规定管理,无需办理额外证件。对需监管货物,也将采取多种便利化举措。

安全底线不变。封关政策实施中,将同步防范重大风险,确保自贸港建设健康发展。


03 零关税革命:享惠主体大幅扩容

“更多经营主体可享受‘零关税’政策。”财政部关税司副司长吴京芳在节目中带来利好消息。目前的“零关税”政策仅允许在海南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事业单位作为享惠主体。

封关后,享惠主体将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例如,某个在北京登记注册、在海南从事科研活动的事业单位,也可以申请认定享惠资格,享受‘零关税’政策。”吴京芳举例说明政策突破。

货物流转便利性也实现质的飞跃。封关后,“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享惠主体间可免进口税收流转。

“如果一个企业及其下游企业都属于享惠主体,那么不仅该企业进口的原料可以享受‘零关税’政策,用这些原料生产的产品销售给下游企业时,可以继续免进口税收。”吴京芳解释道。



04 海关变革:从105项到33项的通关革命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副司长杜朝新在节目中强调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封关后,海关监管重点将聚焦“‘一线’放开什么,‘二线’就管住什么”以及监管货物在岛内自由流转。

海关将实施突破性的 “径予放行”模式。相比现行进口货物在入“一线”时需填105项数据的进口报关单,封关后,对径予放行的不涉证、不涉检的“零关税”货物和保税货物,申报数据可简化至33项。

“企业仅需填报必要的货物信息,大大提升了通关效率和便利性。”杜朝新表示。

为确保精准监管,海关将在海口港、三亚港等10个“二线口岸”设置监管通道,对出岛货物进行分类管理。针对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海关已出台专门税收征管办法,明确增值30%的计算方法和享惠程序。


05产业机遇:四大产业迎政策红利

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副司长蒋子军在节目中描绘了封关后的产业发展图景:“我们将结合海南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围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商务部将从三方面发力:

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支持海南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发挥开放平台叠加优势。做强海南全岛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平台,放大政策协同效应。

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持海南补链延链强链,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加速产业集聚。

随着封关日期临近,海南各大港口正紧锣密鼓推进智能化改造。海关总署杜朝新强调的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 理念,将成为自贸港风险防控的核心准则。

在海口港、三亚港等10个“二线口岸”,海关监管通道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当第一艘享受“径予放行”的货轮仅凭33项数据便完成通关,而非传统的105项申报时,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速度将再次刷新。


海南封关不仅是一个岛屿的开放,更是一个国家向世界敞开大门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