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乙巳,春满人间。值此新桃换旧符之际,格高谨以唐代吕岩"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之句,与诸君共迎腾蛇御风、万象更新之岁。
辛丑至乙巳,我们见证法治长河奔涌不息。当经济潮汐起伏未定,企业航船在合规航道破浪前行;当民生诉求日益多元,法律天平在纷纭世事中持守公正。格高人秉持"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的信念,以专业为墨,以热忱为笔,在百余件商事仲裁中书写契约精神的当代注脚,在数十起刑事辩护及公益诉讼中践行法律人的社会担当。
感恩有您——致信赖托付的合作伙伴,是您对法治的坚守让每份合同都成为诚信的见证;致鼎力支持的各界同仁,是您的智慧碰撞让复杂案件绽放思维光芒;致并肩作战的格高家人,是凌晨三点的灯火与案头常备的浓茶,铸就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职业丰碑。
新春又启,遥想东坡居士"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的警策,我们深知法治征程未有穷期。当新岁曙光映照法典扉页,愿以蛇之机敏洞察风险,以龙之魄力突破困局,在合规管理、争议解决、企业纾困等领域深耕细作,让法治春风吹拂每个亟待温暖的角落。
格物致知守正道,高怀远见护法纲。值此佳节,恭祝诸君如灵蛇含珠,智慧常驻;似春藤蔓发,事业长青。愿你我携手,共绘法治中国千里江山图!

农历乙巳蛇年相关知识
2025年是乙巳年,这一年有两个立春,被称为“双春年”,并且有一个闰六月,因此全年有384天。
蛇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干支纪年法,蛇年每12年出现一次,最近的几个蛇年分别是2001年、2013年和2025年。蛇年通常被认为是生机勃勃和充满希望的年份,象征着经济复苏和发展潜力。
蛇是爬行纲蛇亚目类动物的总称,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约1.37亿年的白垩纪。全世界已知有三四千种蛇,从大类上可分为青蛇、游蛇、蟒蛇三类。蛇全身布满鳞片,嘴可张大,舌头分叉,四肢退化,通过腹部肌肉收缩,或自身弯曲来实现快速移动,其行进姿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因为是一种古人常见的动物,所以蛇进入了十二生肖,排行第六。
蛇在十二生肖中,最具有神秘色彩,象征智慧与顽强。
冬天来临,气温降低,蛇进入冬眠,在洞穴中沉睡。天气变暖之后,蛇爬出洞穴寻找食物。这个时段,开始集中蜕皮。它们在粗糙的地面或树枝上扭动身体,通过摩擦蜕去外皮,留下的旧皮被称作“蛇蜕”或“蛇衣”。对古人来说,蛇的冬眠和蜕皮都象征着“死而复生”,充满了神秘感。
蛇是一种高智商的动物,特别是在捕获猎物时,所表现出的机智与策略令人惊叹。顽强则是蛇的另一个特征。蛇生存于丛林与河谷地,其生存条件十分险恶,但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蛇还具有很强的生育能力。
神秘、智慧、顽强与旺盛的生殖力,是蛇成为远古图腾的重要原因。上古时期,先民多崇拜蛇,尊蛇为始祖神。因此,华夏民族的创世神女娲、伏羲都被赋予了蛇的形象。
上古神话传说中,伏羲的母亲名华胥氏。传说中,华胥氏脚踏在一只大脚印上时,感到有蛇缠身的感觉,于是有了身孕,待怀孕12年后,才生下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
《楚辞·天问》有“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之问,东汉文学家王逸注为“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七化”。王逸之子、辞赋家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这是王延寿在鲁恭王灵光殿石刻上见到的场景。曹植的《女娲画赞》则称:“或云二皇,人首蛇形。”汉代的画像砖上,也可以见到大量女娲、伏羲人首蛇身、两尾相交的图像,这些都是上古时以蛇为图腾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