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禄山红军小镇位于于都县南端,占地300亩,红色资源丰富。镇域内有一条迄今为止长征沿线保存最为完整、最原生态的红军长征小道,全长19.34公里。5月18日上午,格高党支部来到于都祁禄山镇红军长征小道。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以及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红八军团在祁禄山镇红军长征小道秘密行军,向西进发,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整个小道风景优美,古木参天,竹海浩荡,茂密的树林里,泥泞的小路上,思源井、游击战战场等遗址遗迹都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沿着先辈足迹重走长征路,领悟长征精神的真谛。
在祁禄山镇上岭岗村袁屋,存有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1932年2月,为了巩固苏区南部地区,决定在于都、赣县、会昌三县边界和原信康边沿新设“中共赤南县委、赤南县苏维埃政府”,党政机关驻袁氏宗祠。3月,苏维埃中央政府为纪念英勇牺牲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罗登贤,将赤南县改名为登贤县。
罗登贤同志生于一九○五年,一九三三年壮烈牺牲。罗登贤原名罗元,曾化名达平,广东顺德县人,出身于工人家庭。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六月,参与领导、组织惊震中外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省港大罢工,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在广州举行了武装起义,罗登贤参加了广州起义,并在起义后建立的广州工农民主政府外交部工作。一九二八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罗登贤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曾先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等职。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受党中央的委派,罗登贤任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前往东北并兼任中共满州省委书记、组织部长,领导东北人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一九三二年冬,党中央调罗登贤到上海全国总工会工作,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书记,从事工人运动,并领导了上海日本纱厂工人的反日大罢工。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八日,由于叛徒出卖,罗登贤在上海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一九三三年八月一日,罗登贤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时年二十八岁。他临牺牲前慷概激昂地说:“个人死不足惜,全国人民未解放,责任未了,才是千古的遗憾!”